首页> 资讯> 详情

世界观速讯丨向时代创新者致敬

2023-06-02 16:13:20 来源:个人图书馆-阿里山图书馆


【资料图】

凌风/摄

文 |施齐

5月28日晚,指挥家许忠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组成的联合乐团,携手钢琴家孙颖迪,为北京乐迷带来了一场围绕法兰西印象派音乐巨擘莫里斯·拉威尔的专场之夜。作为2023年“京沪乐季”的开幕,该音乐会的初衷是用音乐向“以拉威尔为代表的时代创新者致敬”,选曲跨越了作曲家创作生涯的过半历程。从早期西班牙风格到晚期更为复杂多元的协奏曲与舞蹈诗,它以五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呈现了拉威尔音乐的多种面向。音乐会遵循钢琴曲-协奏曲-交响乐的传统格式,上半场呈现了两首由钢琴独奏改编而来的《丑角的晨歌》《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以及《G大调钢琴协奏曲》,下半场带来了《西班牙狂想曲》与《圆舞曲——管弦乐诗兴舞蹈》两部交响作品。

对于一场多作品组成的专场音乐会来说,首部作品最重要的是在第一时间迅疾地把握音乐性格,将观众引入后续交流的语境。当晚《丑角的晨歌》演出可谓“手起刀落”,各色木管乐在拨弦弦乐与竖琴编织的灵巧背景下俏皮对话,而后响板奏出典型的弗拉明戈节奏型,音乐在诙谐与强烈的力量对比中推进,相当抓耳。乐曲中段,大篇幅的巴松独奏仿佛丑角内心的独白,关键节拍点处时常微微后倾的伸缩处理增强了思绪的张力。较为美中不足的恐怕是弱奏时圆号进入得不够沉稳,略有“冒泡”嫌疑,随后部分同音反复的快速律动句铜管吐音也可更加充实集中。但《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中乐团各声部展现了自己全方位的实力。这首来自帕杜阿的舞曲采用双管编制,且圆号声部也仅有两支,外加一架竖琴,许多沉静内省的段落接近室内乐效果,乐团整体凝聚感很强。当主要主题在不同管乐声部间数次轮换,清晰的层次分组令人联想起拉威尔同时代一位评论家说过的话,“每一位乐队演奏者在拉威尔看来又都是一位独奏者”,当晚乐团将这样纯净的乐队色彩彰显得淋漓尽致。再者,两个插段的演奏也近乎无暇,在持续低音的陪衬下,十三和弦与九和弦的色彩内敛清晰。

凌风/摄

相似的意境出现在《G大调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对于大段p力度的钢琴独奏布局于不多见的二乐章开头,钢琴家孙颖迪并未选取如今诠释印象派音乐那吹弹可破的常见音色,而是选用了拉威尔本人更向往的清朗、干净的声音。尽管旋律线条的蜿蜒逶迤配上古朴的音色使音乐甚至透露出巴洛克的味道,但极长的乐句中宽广的气息与和声调色又隐藏着20世纪印象主义的端倪。此外,钢琴家对于转调、外音的描摹不如第一乐章副题时那样明确,这也使二乐章整体的表达更为含蓄、诗意。

音乐会的下半场以《西班牙狂想曲》开启,指挥家透过对典型的西班牙旋律进行与各式装饰音型的深描,在乐曲的前三个乐章中传递出迷人、优雅又颇为神秘的情感,而末乐章则是万花筒般包罗万象的辉煌气质。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由头至尾多处弦乐器的低声部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情绪铺底作用。此外“市集”中大提琴在乐队轻奏时的滑奏也相当有效果,英国管在“马拉加舞曲”中段与“市集”主题变奏的表现亦可圈可点。应贾吉列夫之邀所作的《圆舞曲——管弦乐诗兴舞蹈》在国内外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拉威尔相对冷门的作品之一,作于“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带有邪魅与诡异的气质,因而本场音乐会将其作为下半场演出的大轴,可见选曲的内在逻辑与诚心。该作品主要由引子与7段各具特色的华尔兹舞曲组成,演奏难点在于后半段对于众多主题的复杂发展。所有先前的主题都披上了不同的外衣,像电影蒙太奇般进行戏剧性的轮换、对置与交织,这里倘乐队各声部间的呼应过于紧凑,反而极易使原本交错纷繁的结构更加令人眼花缭乱。幸而,乐团抓住了引子中反复出现的短小动机作为联系各段落的纽带,最终乐队的颤奏在一个相对立体的空间中以几个醒目的和弦结束了全曲。

凌风/摄

演出结束,许忠在如潮的掌声中三度返场谢幕。据悉,在过往一年,20世纪音乐于演出占比中有了引人注目的增长,其中拉威尔的《圆舞曲——管弦乐诗兴舞蹈》便是年度演出次数最多的作品,《G大调钢琴协奏曲》则排于第12位。明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想必更多法国专场音乐会“正在路上”,也希望我国乐团能对那些跨时代的经典作品进行更深度的打磨,作为对大师最好的致敬。

关键词:

上一篇:天天快资讯:泥鳅要杀吗还是直接烧-泥鳅的杀法
下一篇:最后一页